2025-08-08 09:23:20
来源:水母网
水母网8月2日讯(通讯员 许琳)在胶东大沽河北岸的如画风景中,招远市夏甸镇臧家村正生动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。漫步在占地2.2平方公里,人口201户的优美小山村中,宽敞整洁的道路蜿蜒延伸,现代化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孩童在文化广场嬉戏,老人在活动室怡然自得,处处洋溢着富足、文明、和谐的动人气息。而最让臧家人自豪的“臧家草莓”,不仅凭借国家地理标志认证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等荣誉香飘四海,更成为撬动村庄文明跃升的“金钥匙”。
——头雁领航,夯基垒台筑梦振兴。时光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,臧家村曾深陷贫困与动荡的泥沼。1987年,面对家乡困境,时任勾山水库管理所职工的臧守建响应镇党委号召,毅然辞去“铁饭碗”,回村担任村委主任。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,精准把脉“地少人多”的症结,带领乡亲们向荒山荒坡要土地,硬生生将耕地从650亩拓展至1100亩,不仅奠定了产业根基,更在并肩奋战中凝聚了人心,播下了信任与希望的种子。
——产业筑基,“莓”好生活香飘四方。1992年,改革春风吹进山村。臧家村积极学习市场经济,引入草莓种植技术。2011年,面对发展瓶颈,村两委班子带头扎进田间搞试验,频繁外出取经。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——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,实现统一技术、统一销售、统一品牌运作。如今,“臧家草莓”种植面积突破500亩,年产值超1200万元,甜宝、白雪公主等明星品种畅销全国。产业壮大后,村庄又创新引入大棚套种技术,年增效益逾千万元;2019年,盘活闲置土地发展高端苹果、葡萄基地,带动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,解决80余人就业,人均年增收5万元。产业的蓬勃发展,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。
——文明润心,和美家园幸福升级。物质丰盈的同时,臧家村始终将文明实践与民生福祉置于核心。村两委积极争取政策,耐心发动群众,投入近40万元开展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,清运垃圾800余吨,拓路增绿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近年来,该村自筹资金400余万元,倾力打造惠民工程:一是文化滋养心灵: 投资5.6万元建成农家书屋、老年活动室,让书香浸润乡村,让老人乐有所依;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、举办文体活动的精神家园。二是设施普惠民生: 硬化道路1.3万平方米(硬化率100%),铺设排水渠,新建机井6眼、水塘2000平方米,完成自来水改造,全面提升生活品质。三是环境宜居宜业: 村庄规划科学,公共绿意盎然,真正实现了“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留得住乡愁”的美丽图景。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,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归属感。
——实践铸魂,乡风文明蔚然成风。臧家村的乡村振兴之路,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生动实践。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学习农技、提升素养的“加油站”;文化广场上演着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,传递着孝老爱亲、邻里和睦的正能量;整洁的环境激发了村民自觉维护家园的主人翁意识。村两委班子样样工作走在前、作表率,用实干担当凝聚民心,将党的政策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,培育了淳朴向善、奋发有为的文明乡风。
从昔日的贫瘠落后到如今的“莓”香景美、文明和谐,臧家村的华丽蜕变,深刻诠释了产业兴旺是根基,生态宜居是底色,乡风文明是灵魂的乡村振兴内涵。它用一颗颗甜蜜的草莓、一项项暖心的工程、一幕幕文明的场景,绘就了一幅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、民风淳的新时代乡村画卷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“臧家样本”。
编辑:彩梅
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:0535-6631311